首页
关于我们
知识专栏
年龄划分
好物分享
联系我们
幼小链接
关于社交
性格培养
教育思考
习惯培养
学习方法
0-3岁
4-6岁
7-12岁
13-16岁
全站
自由容器
图文展示
请输入文本内容...
自由容器
文章标题
XXXXXXXXXXXXXXXXX
文章列表
“3岁看大,7岁看老”:孩子未来好不好,早有这些征兆
杭州6岁中产女孩日程表曝光:十几个兴趣班全副武装,却最终输在起跑线……
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过于我们掏心掏肺,却变成了孩子讨厌的人。《告诉世界我可以》中,6岁的女孩甜心,对“树洞”悄悄说过这样的心里话:你觉得爸爸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——不好的人。为什么总说妈妈是假妈妈呢,真妈妈去哪里了?——真妈妈丢了。你喜欢妈妈在家吗?——不喜欢,因为妈妈不在家,我还可以玩一会儿。孩子的几句悄悄话,却让妈妈瞬间情绪崩溃,泪如雨下。...
央视曝光“夺命保温杯”:热水变“毒水”,却有无数孩子正在用……
前几天刷微博,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,觉得挺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:有个女孩在保温杯里泡红枣,十几天后才想起来,结果一打开就爆炸了,弹起的杯盖,导致孩子右眼球破裂,以后视力能不能恢复都是个问题。专家解释,红枣在水里泡久了发酵,膨胀的气体再加上保温杯密封的环境,拧开就产生了爆炸的效果。专家还提醒,不仅是红枣,像是果汁、红枣、胖大海等都比较适合真...
你又累又气,还不是因为孩子没有内驱力……
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了件带娃的趣事。她家两个娃,老大 5 岁,老二 3 岁。俩孩子同时不想洗漱,而且谁都不想先去洗澡。她就跟俩娃宣布:我今天只讲一本睡前绘本,谁先去洗澡,谁就获得选书的资格。两个孩子都被她养成了小书迷,所以大宝听完,马上就从床上弹起来,当场开始脱衣服。二宝眼看要输,立马往浴室跑,一边跑一边脱裤子。她老公目睹全过程都惊呆了,...
李玫瑾谈过年规矩刷屏:最失败的教育,是养出一个没有教养的孩
一个朋友在幼儿园做老师,她说最近一段时间,每天重复最多的事情就是告诉自己班级的孩子们:春节期间如果坐火车坐飞机要尽量保持安静,不要吵闹,不要影响别人。她说不知道宝贝们能不能做到,但是每天都会跟孩子们说二、三次。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班的宝贝们被别人说成是「熊孩子」。确实,春节期间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带着孩子走亲访友、出门游玩,跟别人的接触也会比平...
孩子什么时候该给自由,什么时候该狠狠管:4句话,告诉你答案!
跟几个朋友去餐厅吃饭,刚点完餐,一个朋友就说了一句:不好。我问怎么了,朋友指了指旁边的餐桌。那一桌的人在聚餐,看得出来,他们可能快吃完了,正在喝着小酒闲聊。朋友忌惮的应该是那桌的三个孩子,看起来最大的不过 6、7 岁的样子,围着餐桌疯跑。果然,那顿饭我们就在孩子的追逐打闹声中度过。期间有服务人员提醒过孩子的父母,建议孩子不要乱跑,以免在...
慢热、内向、不会交朋友:给孩子看这5部电影,他情商猛涨(直接观看)
春节跟亲朋好友聊天,几个朋友都提到很为孩子“内向”而着急。担心孩子会因为内向而交不到朋友,也担心孩子长期下去,性格会出问题。 其实我倒是从不觉得孩子内向是问题,他们只是跟性格外向的孩子,获取能量的方式有所不同。
家在海淀,父母高知,外婆清华,拼尽全力鸡出娃,却输在了起跑线上……
大家有没有见过身边有这类孩子——看着挺聪明的,但是就是学习不行。他们认字很困难;刚学过的字就忘记;经常搞混字形和发音;有想法思路;但写作文不行;完成读写作业非常容易疲劳;拼音会镜像颠倒 阅读会增字减字,跳字漏行…… 很多父母会觉得是孩子粗心、不努力,甚至每天跟他们发火。其实一部分孩子,是知识没掌握牢固或者学习习惯没培养好,也有一部分孩子,可能要考虑另外一种情况——阅读障碍症。
“因为一条3799元的裙子,4岁女儿被全校孤立了……”
「妈妈,我有点不想上学。」前几天准备开学物品时,孩子忽然这样说。我有点惊讶,年前疫情,孩子早早就放了假。经历了长长的寒假,我以为她早就想念老师同学了,没料到,孩子却不期待开学。仔细询问才得知:年前,她跟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,因为办黑板报意见不同吵了起来。小组里几个女生把她孤立了起来,女儿担心开学后,她们的关系还会僵,所以有点胆怯。
一位20年老教师的忠告: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智商,不是家庭贫富,而是……
一位有着 20 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,曾给我讲过两个孩子的例子。这两个孩子入学成绩差不多,智力水平也差不多,但 12 年后的结局却大相径庭。其中一个孩子对课程的接受能力很强,却从不深入。他总是遇见难题,就避而远之,要么直接放弃,要么刚尝试了开头就开始退缩。而另一个孩子,开始接受起来可能会慢一些,却很爱「啃硬骨头」,面对难题,他会想尽办法尝...
2021最新疫苗规划出台:男孩要挨28针,女儿还必须多打这一针
昨天,我跟好友一起去打了新冠肺炎疫苗。期间好友聊起,自己和女儿好像都很多年都没有打过针了。好友女儿 14 岁,我随口问:HPV 宫颈癌疫苗是不是该打了?她有些惊讶的反问:这个疫苗要这么早打吗?
2021年身高体重对照表出炉,中国孩子成东亚最高: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达标!
前几天,看到一条跟咱们父母关系很大的热搜,话题是 #6岁以下或1.2米以下儿童可享儿童票# 。交通运输部明确表态:免票儿童的范围为 6 周岁(含)以下或者身高 1.2 米(含)以下;半价优待儿童的范围为 6~14 周岁或者身高 1.2~1.5 米。满足年龄或身高二者之一的,均可享受相关优待。话题下的评论区特别热闹,高个子和矮个子网友都有...
孩子最讨厌父母的行为,它可能排第一
蔡康永曾在一档节目中说: 说话,是一件用一点心,就可以不断进步的事。 很多人,在原生家庭里,可能没有习得好好说话的方式,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好好说话。 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 开口之前,暂缓 3 秒,让情绪和语言都能酝酿成熟再出口,就能减少很多出口伤人的几率。
“我女儿叫王清华,我儿子叫王北大,而我是被打脸的妈妈”
据说二胎家庭里,有一条不成文的鄙视链: 两个女孩组合 > 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组合 >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合 > 两个男孩组合。 我家是女孩男孩组合,女儿比儿子大 3 岁,高居鄙视链次顶端。 经常有身边妈妈说:儿女双全,感觉挺好吧? 嗯,怎么说呢,养过女孩再养男孩,这滋味,确实挺酸爽的。
养男孩凶险指数曝光:采访了1000位男孩妈妈,我笑疯在评论区……
最近咱们发过两篇关于养育男孩的文章,因为我家是俩女儿,我就在文章后面唠叨了一句:家里有男孩的妈妈们,可以在留言区说说自己的体验。 我本以为这种小采访参与人数不会很多,结果后台一下子涌入了上千条留言。少则几十字多则上百字,都是特别认真的吐槽。 看完我觉得咱们读者群里的妈妈,有不少是隐藏的作家,光看留言就有满满的画面感。
“妈妈,我想要……”,当孩子提要求,这4种回答伤孩子最深
咱们总说做父母是一场修行。我觉得修行中特别难的一项,就是有技巧的对孩子说不。孩子的各种要求,有一部分我们能满足,还有一部分,则必须坚定的拒绝。拒绝孩子门艺术,没有掌握好方法,孩子心不服口也不服。 今天我想好好和大家聊聊「拒绝孩子」这件事。
《我的姐姐》狂揽4亿票房,揭开二胎家庭真相:父母偏心,两个孩子都是受害者
这个清明假期,最火爆的电影,就要属《我的姐姐》了。 昨天我也带俩女儿去看了,确实非常感人。 影片讲述了一个二胎家庭里,父母车祸双亡后,姐姐和弟弟的故事。
只要你在家,孩子就喊800遍“妈”,背后真相让人心疼
昨天一个好友跟我说,她有暑假恐惧症。 因为孩子在家,她不光要伺候吃喝拉撒,还要忍受孩子每天不停「喊妈」: 芝麻大点的事,孩子都得跟她报告一下。如果她没立刻回应,孩子能不厌其烦,火力十足喊上一百遍,直到她答应。
每5个孩子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:内心强大的孩子,背后站在怎样的父母?
当一个孩子感受到自己很重要,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被接受、支持,又在父母的包容中,有一定的成长试错机会。 这样的孩子,看得到星河大海,也忍得住一时的前路坎坷。 这样的孩子,也是精神富足,内心强大,充满生命活力的。
张绍刚带娃被骂上热搜:你的孩子为什么不爱和你说话,真相是……
前几天,我在微博上刷到一档综艺《天呐!你真高》。在节目中,前央视主持人张绍刚,一边照看孩子,一边做饭,顺利完成了任务。但他的带娃方式,也引起了争议。因为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干预,各种小事也要指挥。张绍刚被网友吐槽:控制欲太强!